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2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9篇
系统科学   1篇
丛书文集   3篇
综合类   151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4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0篇
  2011年   7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9篇
  2008年   8篇
  2007年   9篇
  2006年   18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7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1篇
  1996年   1篇
  1995年   3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1篇
  1992年   2篇
  1991年   4篇
  1990年   2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41.
青麸杨是山区优良的蜜粉源植物资源,也是五倍子蚜虫的寄主植物.蜂群在山西省南部转地饲养,很好的利用了青麸杨蜜粉源植物,对养蜂生产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42.
RP-HPLC法测定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中二萜类成分的含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了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叶的4种主要二萜类成分kamebakaurin(Ⅰ), excisanin A(Ⅱ), rabdokunmin C(Ⅲ)和kamebanin(Ⅳ)的含量. 结果表明, 不同生长期尾叶香茶菜叶中二萜类成分含量发生变化. 化合物Ⅰ和Ⅱ在7月上旬含量最高; 化合物Ⅲ在6月初到8月中旬含量变化不大, 但8月上旬含量开始下降;化合物Ⅳ在6月中旬含量最高, 7月上旬含量开始下降. 7月上旬尾叶香茶菜中总二萜类成分含量最高.  相似文献   
43.
44.
为充分利用栝楼雄株茎叶这一生产中的废弃资源,利用聚酰胺、Sephadex LH 20柱色谱、C18中压柱色谱及制备型高效液相色谱等手段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根据各化合物的理化性质及谱学数据进行结构鉴定。结果表明,从栝楼雄株茎叶中分离得到的5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黑麦草内酯(1)、4-[formy- 5- (methoxymethyl)-1H- pyrrol- 1- yl]butanoic acid (2)、4- (2- formy- 5- methoxymethylpyrrol-1- yl) butyric acid methylester(3)、对羟基苄基甲基醚(4)和脱落酸(5)。研究认为除化合物2以外,其他化合物均为首次从该部位分离得到,化合物3、5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  相似文献   
45.
对东北三大硬阔(胡桃楸、水曲柳和黄菠萝)分布在陕西、山西、河北、天津和黑龙江等几个代表性样点的叶片长和叶片宽进行比较研究.结果表明,胡桃楸在天津地区的叶片长最长,叶片宽最宽.水曲柳和黄菠萝在纬度较高的黑龙江地区叶片长最长,叶片宽最宽.东北三大硬阔和城市距离较近,易受城市环境影响.  相似文献   
46.
47.
研究了蒙椴树中总黄酮的最佳提取条件.采用L9 (34)正交表设计方案进行试验,以芦丁为标准品,用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测定蒙椴树乙醇提取物中的总黄酮含量.结果表明:乙醇浓度对蒙椴树总黄酮的提取影响较大,其他3个因素影响程度排序为:提取时间>提取次数>乙醇用量.10倍量95%乙醇,提取次数2次,每次提取时间3小时为本次实验筛选出的最佳条件.  相似文献   
48.
利用蒽醌类成分与醋酸镁反应显红色的特性,用比色法测定唐古特大黄中蒽醌类成分含量。测定结果:唐古特大黄中蒽醌含量在5—30μg/mL范围内,浓度与吸光度之间线性关系良好(r=0.9949);样品的平均回收率为98.58%,RSD为0.51%(n=5)。说明该方法简便、快速,结果可靠。  相似文献   
49.
短管兔耳草抗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短管兔耳草(lagotis brevituba Maxim)为玄参科多年草本植物,生于海拔3500~4850米的高山草甸.用其提取物对P388抑制率试验和小白鼠抗癌试验发现短管兔耳草具有一定的抗肿瘤作用.  相似文献   
50.
野生植物火棘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对近几年火棘的资源、分类、形态解剖、生理特征、生药学、营养成分、化学成分、药理及保健作用,产品开发研制等方面的进展进行了系统地综述,在此基础上讨论了火棘有待深入研究的问题,为火棘的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了文献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